description

“一带一路”国际联合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中心

发布者:
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时间:
2024-11-06
浏览次数:
39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带一路”国际联合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0年7月获批并启动建设。中心主要依托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波兰雅盖隆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中心主任为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人才赵震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院士担任。

 心定位

中心重点围绕能源、化工、环保行业的发展需求,以能源和环境的高效、节能、环保、低碳利用等催化技术研发为主题,通过项目合作、资源整合、技术融合、共建研究团队和信息交流平台等模式,在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与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环保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密切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产学研融合互动机制,使中心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平台;以中心为媒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科技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以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为长效支撑,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人员在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使中心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经过3-5年建设,将中心建设成集研究、开发、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国际科技和文化交流平台,协同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合作。

 中心方向

中心经资源重组和优化,凝练并打造了如下五个方向:

(一)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低碳利用催化技术

(二)化工新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三)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技术

(四)新能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

(五)复杂体系分离分析表征技术

上述五个优势特色发展方向,为将中心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创新平台和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中心团队

中心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团结向上的研究团队。中心总人数80人。其中,国内外专职科研人员73人,实验技术人员4人,管理人员3人。专职科研人员中,具有国内高级职称38人,国外高级职称5人,国内中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9人,占专职科研人员总数的94%。研发团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人,国家杰青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青年拔尖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3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2人,沈阳市杰出人才1人等。

 平台支撑

中心主要依托“能源与环境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中心还拥有辽宁省“油气资源高效转化与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中试基地。中心拥有国际市场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催化材料和催化反应表征方面,中心拥有XRD、TEM、SEM、XPS、XRF、TGA-DSC、ICP-MS、FT-IR、In-situ Raman-FT-IR、CVD、GC-MS、微反评价装置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催化剂性能评价方面,针对不同能源与环境催化反应体系,建立了10余套不同反应的评价装置和分析系统,例如:炭烟颗粒消除、等离子协同催化炭烟颗粒消除、甲烷高效催化转化、低碳烷烃脱氢等装置,此外中心新增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在放大生产方面,拥有各类催化剂研发、工程化和生产制造装备130余台套,已建成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的高水平机动车催化剂生产线,年产600万升/年,具备先进的工艺装备水平,同时拥有汽油机、柴油机台架平台。中心用于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室总面积5000m2,中试基地面积5500m2